“一箱难求问题更多发生在中小外贸企业身上 ,因为大型公司与船公司或货代公司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大型企业的出货值一般都可以预测 ,船公司或货代公司都会为其预留一定的货箱 ,以备其出货量增加 。在疫情影响全球物流运输的当下 ,货箱回流难度增加,而集装箱生产企业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又不能贸然扩大产能,因此,船公司或货代公司也会优先保障大型企业的货箱供应 ,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一箱难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电商物流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律景昌在观察一段时间后 ,有了这样的分析 。
“目前 ,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菜鸟 、京东等大型物流企业,都在力推运输集约化发展 ,各方也已经基本建成了健全的物流货运网络 。中小外贸企业需要主动触网 、抱团取暖 ,在提高议价能力的同时 ,还要顾及船公司或货运公司的感受 ,利用数字化技术规划好出货计划 。这样就可以为船公司或货代公司提供一个可预期的出货量 ,以方便其安排运力 ,这既解决了一箱难求的问题 ,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输成本 。”在律景昌看来,当前的一箱难求问题不仅是一时的现象 ,也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 ,“只有政府 、企业 、行业协会等都参与进来 ,形成顾及彼此感受的良性生态 ,才能确保供应链的畅通和稳定 。”
2016-2020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逐年上升
1.近年我国集装箱箱位总体不断增加
2016-2019年 ,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呈上升趋势,发展较为迅速 ;2020年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位60.91万TEU ,同比下降了3.7% 。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近四年复合增速为10.1% 。
2.中国 集装箱运输 市场需求缓慢上升
从需求端来看 ,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缓慢上升。 2016-2020年 ,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上升 ,2020年为26430万TEU ,同比增长1.2% 。其中 ,沿海港口完成23429万TEU ,增长1.5% ;内河港口完成3001万TEU ,减少0.5% 。
2020年 ,上海港 、舟山港 、深圳港 、广州港和青岛港(06198.HK)为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五的港口 ,该五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 ,上海港全年吞吐量为4350万TEU ,同比增长0.4% ,排名全国第 一。舟山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872万TEU和2655万TEU ,同比增长4.3%和3% ,位列第二 、第三 。
亚太集运市场迎 “极限挑战” ,多方因素“煎熬”
一段时期以来 ,海运市场持续面临运力紧缺 、集装箱在港积压 、准班率不断下降等问题 。随着市场传统旺季的到来 ,海运出口需求保持强劲 ,这意味着该市场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
1.“缺箱”仍是热词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随着我国出口的增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屡创新高 。今年 1—5月 ,我国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3亿标准箱 ,较去年同期的1.96亿标准箱增长了17.1%。
尽管如此 ,集装箱短缺仍然是亚太地区全行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设备短缺 ,同时需求大涨 , 2021年第 一季度 ,全球集装箱设备产量达130万标准箱。目前集装箱设备生产商订单强劲 ,预计2021年全球集装箱设备增速将达6% 。其中 ,集装箱租赁公司也是市场的重要参与方之一 。2020年 ,集装箱租赁公司所持箱量占市场的50.8%。
马士基认为 ,北美集装箱空箱库存持续积压 ,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影响 ,供应链一度中断 ,空箱调回亚太地区变得愈发复杂且困难。货运旺季到来 ,北美港口持续拥堵 ,将再度减缓空箱调运回亚太地区的速度 ,甚至可能导致亚太地区缺箱情况再度加剧 。
2.多方因素“煎熬”
航线运力供给紧张 、海运价格易涨难跌 。
航线上的可用运力是影响市场运价的重要因素 。近期,海运市场运价已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并将继续上涨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 2021(年中)水运形势报告——集装箱市场》报告 ,报告指出 ,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海运市场运价波动或将加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对集运市场造成冲击 ,供应链体系被打乱 ,港口作业效率大幅降低 ,运力供给呈现紧张局面 。
此外 ,还有专家指出 ,考虑到第三季度为欧美海运传统旺季,港口堵塞 、缺箱问题恐将持续至年底 ,即海运运价到 2021年年底前都易涨难跌 。
船期延误对亚洲出口货物造成影响 。
马士基高级副总裁兼全球负责人 Lars Mikal Jensen表示 ,在亚欧航线上 ,由于欧洲消费需求激增 ,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运量飙升 ,但受到欧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负面影响 ,欧洲主要港口陷入拥堵 ,造成多条亚欧航线船期延误 。持续的船期延误导致集装箱预离港日和实际离港日的延迟长达7天以上 。对此 ,马士基预计 ,欧洲船期延误对亚洲出口货物造成影响 ,会持续恶化 。
3.积极应对难题
为应对国际集运市场 “一舱难求”“一箱难求”“运价高企”现状,国内有关部门机构、船公司采取了措施 。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中回应称,下一步 ,交通运输部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继续落实好稳外贸的相关措施 ,引导国际班轮公司持续加大中国大陆出口航线运力供给 ,同时提高集装箱的周转效率 ,指导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 ,确保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 。价格方面 ,交通运输部也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海运口岸的收费监管 ,依法查处违规收费的行为 。
同时 ,国内船公司也始终把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开始做出行动 ,解决问题 。